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国语言文字论文_多模态视角下国家形象的话语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Acknowledgments 致谢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Key Terms 2.2 Stu
文章目录

Acknowledgments

致谢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Key Terms

2.2 Studies on Multimodal Metaphor

2.3 Studies on Multimodal Metonymy

2.4 Studies on China’s National Image Publicity Documentary

2.5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nd Multimodal Metaphor

3.2 Peirsman and Geeraerts Prototypical Classification of Metonymy

Chapter 4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Corpus--China’s NIPDs

4.3 Research Method

Chapter 5 Analysis of Multimodal Metaphor in China’s National Image PublicityDocumentary

5.1 Personification Metaphor

5.2 Journey Metaphor

5.3 Emotional Metaphor

5.4 Performance Metaphor

Chapter 6 Analysis of Multimodal Metonymy in China’s National ImagePublicity Documentary

6.1 Spatial Parts Stands for Spatial Whole

6.2 Individual Entity Stands for the Collection

6.3 Sub-event Stands for Complex Event

6.4 Person's Clothing Stands for His/her Identity

Chapter 7 The Constrcution of Nation Image from Multimodal Perspective in China’s National Image Publicity Documentary

7.1 National Image Logo

7.2 Holistic Image of the Nation

7.3 Government Image

7.4 Enterprise Image

7.5 City Image

7.6 Historical Image

7.7 Cultural Image

7.8 National Quality

Chapter 8 Investigat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Multimodal Metaphorand Metonymy in China’s National Image Publicity Documentary

8.1 Communication audience

8.2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8.3 Communication Effect

8.4 Discussion

8.5 Summary

Chapter 9 Conclusion

9.1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

9.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文章摘要:国家形象是一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地理等方面情况在世界舞台上的整体展示。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尤其是约瑟夫奈“软实力”建构的提出,各国开始格外关注国家形象的主动建构与传播。作为典型的多模态文本,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以2009年国家形象广告片《中国制造》,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2015年国家形象宣传片《不同方式游中国》和2017年最新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等5篇多模态语篇为研究语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方法,对其中主要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进行解读,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有哪些类型?2.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构建了怎样的国家形象?3.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在留学生中取得了怎样的实际传播效果?本文研究发现:1.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多模态隐喻主要有四类,分别是拟人隐喻、旅途隐喻、情感隐喻和表演隐喻;多模态转喻主要有四类,分别是空间部分代表整体、单个实体代表总体、子事件代表复杂事件、服装代表身份。2.围绕国家形象的构建的主要维度,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传递了以下国家形象:发展、客观和真实整体的国家形象、民主的政府形象、科技发展的企业形象、开放的城市形象、传承和创新的历史形象、多元和包容的文化形象、文明的国民素质。3.通过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传播效果的调查发现,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范围是有限的。但是,在开放性问题的反馈中,留学生对多模态表征的认知与多模态隐喻和转喻期望构建的国家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综上所述,从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角度探索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本研究具备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使得语篇得以从认知角度进行解读,丰富了多模态的研究领域,为宣传片的制作和传播提供更多参考。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623/d.cnki.gzkyu.2020.000203

论文分类号:H15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ydxxbzz.cn/qikandaodu/2021/1110/651.html



上一篇:矿业工程论文_一种微细粒钼精选尾矿超导分离
下一篇:矿业工程论文_煤体瓦斯卸压损伤致突机理及前兆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投稿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