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2010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徐州论坛”(3)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方面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三者之间应是一个倒三角形的结构:普及推广和音乐创新是上面的两角,属于保护的显层,学术研
方面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三者之间应是一个倒三角形的结构:普及推广和音乐创新是上面的两角,属于保护的显层,学术研究是三角形的下方一角,是保护的核心部分。伍国栋认为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是“传承”保护。“音乐传承保护”与“音乐文物”式的保护是不同的,“音乐文物”只要我们用现代科技把它好好地保存即可。“音乐传承保护”是核心,“传承是个过程,是个方法,传承是达到保护的必须经过路径,传承搞好了、保护好了,传统音乐的类型和品种的生存就达到了”。伍先生还认为,“音乐传承保护”有三种形态:“展示型”传承、“教育型”传承、“生态型”传承。在这三种类型中,“生态型”传承是最为中心的。此外,张维刚在《民间仪式中的孟戏音乐及其传承保护的研究》中还提出建设数据库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保护的方法。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什么”一部分专家聚焦具体的音乐品种和音乐类型进行保护研究。如:马西平的《民族古老生命活态基因的记忆“西安鼓乐”》,钱慧的《对现今昆曲艺术传承与保护的再思考》,秦太明、林敏敏的《妈祖祭典仪式与“三献”乐》,马东风、侯捷的《微山湖民间音乐端鼓腔探究》,孟凡玉的《“遗俗”的当下功能——以安徽贵池傩仪式音乐为例》,傅利民、戴和冰的《江西孟戏声腔研究》,韩启超、张国强的《以史为鉴——戏曲音乐继替发展原因探微》。还有一部分专家对某种音乐传承机制和乐社进行保护研究。如:赵宴会的《民间音乐的重要传承方式“偷学”研究》,王今的《山东诸城派古琴的音乐传承与发展现》。在所有要保护的对象中,对传承人的保护是最重要的。正如杨和平在《传统音乐生态问题研究——以浙江传统音乐田野调查为例》中所言:“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这两种宝贵文化遗产传承所依赖的也是人。”在这方面,于雅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琴书邳州地区艺人生存状况调查》也认为应该关注传承人的保护。杨民康的发言指向的已经不仅仅是要保护具体的音乐品种、音乐类型、某种传承机制、乐社、传承人等,而是要就整个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他分析说,文化语境由不同要素组成,它包括民俗环境、传承人、展演场域以及自然地理这些生态环境条件。它们之间是协同作用的,表现在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与艺术风俗、礼仪、节庆密不可分。保护音乐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护这种音乐的原生态、原形态自身作用于其中的文化生活方式,是一种整体性的保护,而不能像我们当前这样把纯音乐的东西抽出来进行保护。这应该在以后的申遗工作中引起我们特别是决策者深刻反思。秦序在《古琴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中,则针对在文化遗产保护中过于强调“文化”的现象提出批评,就古琴的保护而言认为,“艺术”(音乐)才是古琴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是所要保护的核心。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谁来保”孙玄龄认为,“理论家们对现实中的音乐现象的关注倡导”很重要。一方面引进国外如日本的宝贵经验,继承“五四以来的优良传统”要靠理论家,另一方面“纠正人们错误的落后认识观”,抵制一些不良现象也要引起评论家的关注。柴广育在《音像媒介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中认为应该要重视“现代传媒之于传统音乐的作用”。施咏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古琴音乐》中就古琴个案探讨传媒在古琴保护中的作用,探讨古琴在唱片、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中的传播及其中的偏误现象,以及古琴网络传播概况、古琴网站的类别与功能、古琴网络传播“即时性、交流性、自由性”的特点等。李红梅在《关于内蒙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中强调必须强化政府部门的职责。陈燕婷从政府人工维护、民间自然传承、个体大胆创新三个方面对南音保护进行论述。教育保护研究是这次论坛的亮点之一。如何通过教育手段进行保护,有关学者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开发研究。李爱真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音乐系在对大学生进行遗产保护教学的基础上,编写出版国内第一本“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普及教材的情况。这一探索受到多位专家的关注,伍国栋先生在发言中多次提及,并作为其阐述“教育传承型”保护的示例。(2)课堂教学探索。桑德诺瓦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为全院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及案例分析”的情况,该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基本理论——以总结、介绍、评述非物质文遗产基本理论为主旨。案例分析——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分析为内容”。认为课程应强调“保护意识”,提出“传承是对保护的一种积极补充”的理念。(3)专业办学思考。苗金海等就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53年来“培养民族艺术人才”的办学历程,介绍引进专业毕业生,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途径解决师资,把长调、马头琴、四胡、三弦等作为独立的专业开设,形成从中专、专科、本科一直延伸到研究生层次的特色化办学的经验。五、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ydxxbzz.cn/qikandaodu/2020/0907/335.html



上一篇:曾慧玲作品选
下一篇:田晓冬陶艺作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投稿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